4月,一个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传统工业老城,却因烧烤再度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,摇身一变成为“顶流”网红旅游城市。尤其在五一期间,淄博更是人山人海,每日接待游客约20万人次,知名“打卡地”八大局便民市场登顶全国景区“排队榜单”。在晋升“顶流”的这几个月,淄博消费市场迎来了强劲复苏。
(资料图)
火了数月,热度有增无减,这座有着470万人口的城市持续迎接着各地游客。
浅海牧羊村烧烤
20多公里外订酒店
过了五一假期,淄博八大局的白天依旧摩肩接踵。“从哪里来”“晚上住哪”成了游客歇息闲聊的内容。
淄博是李杜来山东旅游的第一站,他从山西出发,把生意交给了家里人,约着9个好友,计划用半月的时间玩遍山东。作为“放纵式”旅游的开头,李杜一行人在淄博的第一晚,花了800元吃了烤串、喝了4箱啤酒。
错开了五一假期,淄博仍然会有订不上酒店的情况,李杜他们就把酒店定在了距离淄博有20多公里的邹平市。酒店的前台对此深有感触,他的桌子上摆着4个手机1个座机,最忙的时候一天要接300多个电话。
马上大学毕业的李雅到达淄博的宾馆时已经很晚,她随口说了句没吃晚饭,宾馆老板就把自己的电瓶车借给了她,瞬间让她觉得很亲切。在吃烧烤的时候,游客们排起了长队,烧烤店老板怕游客无聊,主动和他们聊天。虽然错开五一长假仍赶上了游客潮,但淄博商家细微的举动却让她感动。
淄博火了后,家在淄博的人成了朋友圈的“香饽饽”。来自日照、东营、济南的老友纷纷给家在淄博的李航打起了招呼,在4月份他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亲戚朋友。“人家既然来,你肯定要请吃饭,不请就太不像话了。”他算了一笔账,朋友来一次,至少七八个人,烧烤加啤酒,不到一个月,请客吃饭就花了上千元。
在淄博生活三年,在李航眼中,这是一个幸福感强的城市。2020年毕业后,老家潍坊的李航定居淄博,结婚生子。在这个城市,吃烧烤是他们医院科室聚餐的必选项,价格实惠也让他对淄博更多一分好感。
未出局的商家
淄博爆火让八大局意外出圈,下午一点多,慕名来此的游客仍不停歇,近60岁的张宇国向进门的顾客疲惫地摆手说,卖完了,这是这家张记大馅蒸包店近期的常态。游客看到网上的推荐,找到了这家店,排骨包子、肥肠包子是他们的最爱。面食加工是一件辛苦活,每天四点多起来揉面,这家小小的店铺一天下来能卖出一千多个包子。他直言这段时间确实有些累,每隔10天,他都会带着员工集中休息。
即使过了五一,这条街上还有正准备开店的商家。一面墙大的广告布遮挡着正在紧急装修的店铺,贴出了招聘茶饮师的广告。虽没赶上五一假期的游客潮,但奶茶店老板认为此时并不晚,这股热潮至少会持续两年。
街道两侧的商铺有不少都挂了两层招牌,一层是原来的名字,一层是新挂不久的条幅,打着老店、正宗的字号。服装店的老板想出了新的点子,定制了“进淄赶烤”的短袖和手提包,甚至连内衣店都在门口都卖起了饮料。
对于八大局周围的住户来说,这原本只是一个便民农贸市场,附近的居民在这里买菜、买肉、吃早饭,直到一个月之前,它的门头还是北二巷便民市场。4月1日,老门头被摘除,换上了人们更熟悉的新牌子八大局。
在八大局的热闹白天里,一家肉铺门可罗雀,老板是一个上了年纪头发花白的老人,老人说,来这条街的都是些孩子,他们不买肉只买零食,其他店铺的人该转行就改行了。但老人却没有改行,“咱不能换(地方),换了的话,人家(以前的顾客)找不着了。”
好客淄博人
李航已经换了自己曾经买菜的地方,如今石村便民市场堵得停不下车,他只好跑到稍远些的万达超市,有一次,他在万达广场转悠了20分钟才找到了停车位。“在淄博烧烤没火前,停车场随便停,现在找个车位都难。”即使给生活带来不便,李航的回答却很爽快,“也就多跑一两公里去买菜,看着自家门口热热闹闹的,还是开心多一些,谁都希望自己的城市发展的越来越好。”
小风兼职跑网约车,这段时间遇到了太多外地牌照,主动让行成了他的常态。接到外地游客,他俨然成了一名淄博导游,贴心帮他们制定旅游路线,一路上讲起蒲松龄、孙膑、古丝绸之路的故事,博山的陶瓷、琉璃、四四席也是信手拈来。
4月19日,淄博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,从“别让外地人失望”的担心,到“淄博人就要为淄博长脸”的担当,从“周末留给外地客人先吃”的自觉,到“做好服务不宰客”的自律……一句句质朴的语言汇聚出淄博这座城市的实在,诠释了市民对这座城市最朴素的荣誉感和归属感。
烧烤吃的是氛围
太阳沉入西边,深蓝色的天空上飘动着被风吹成一缕缕的云,海月龙宫烧烤节的一张张长桌旁坐满了人,四周的霓虹灯闪烁着红色的光,整个广场洋溢着欢乐的氛围,抱着电吉他的歌手从一个烧烤炉走向另一个烧烤炉……
歌声唱到后半夜,凉风裹着炙肉的香味窜进每个人的鼻孔,一首《光辉岁月》再将氛围燃起,人影散乱,来自天南地北的旅客不分你我,混桌碰起了杯。
34岁的张龙是土生土长的淄博人,干了7年烧烤,可近期吃烧烤的大场面他也很少见到。看着热闹的游客,张龙心里说不出地开心。回想五一期间,用他的话讲,人“轰隆”就来了。那段时间,他一天接待400桌客人,8天时间卖出20多万烤串,他在烧烤架和餐桌间反复往返,直到两腿累的一瘸一拐。
淄博烧烤的文化密码
谈起淄博过往荣光,市民小风眼里充满了自豪。淄博的制造业是靠煤炭起家的,曾经是国内第16个工业总量过万亿元的城市,全国20个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之一,但伴随新旧动能转换和资源枯竭,近年来,淄博经济增长放缓,在区域竞争中不利态势明显。
据媒体报道,3月以来,淄博火车站日均发送旅客1.9万人次、到达旅客2万人次,连续5次打破近三年来该车站单日到发旅客数新高。这次爆火,让李航对淄博的未来充满了期待。“一下子来了好多人,期待着看看这个城市能不能发展得更好一些。”
据淄博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一季度经济数据,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,淄博一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57.70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4.7%。其中,淄博消费市场复苏势头强劲。一季度,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3.6亿元,同比增长8.3%,分别高于山东全省、全国2.7个、2.5个百分点。
“进淄赶烤”成功的“文化密码”,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史璞看来,缘于仁,始于义,成于诚,火于信,盛于和,归于爱和感恩。淄博的善良在先,如果没有淄博善待隔离的山大学生的“仁 ”和请学生们吃烧烤的“情 ”,就没有山大学生以感恩之心组团"再聚淄博 "的"义"。如果没有淄博政府用感恩的心回报社会的“诚 ”,就不会有淄博全城全方位服务的“信 ”。如果没有淄博的政通人和,也就没有如今爆火全国的“进淄赶烤”盛况。淄博政府用仁政和努力赢得民众的认可,淄博民众用热情和真诚赢得全国人民的感动,全国人民回以淄博“进淄赶烤”的支持和祝福。淄博火的不是烧烤,火的是满满的人情味,火的是人间烟火气。大家奔赴淄博,不仅是为了烧烤撸串,而是想感受走到哪家店都可放心用餐不被坑的感觉,是为了感受久违的温情,是在世态炎凉的生活中,突然发现有一群温暖的人和一座温暖的城,他们用善良和好客温暖大家的心,用行动实践情义、仁爱、真诚、善良、诚信所铸就的文化。
(文中李杜、李航、李雅、小风为化名。)
统筹:石闯 李记波 编辑:高畅韵 版权声明本稿件为独家原创,版权为郑州报业集团有限公司(正观新闻)所有,转载或者引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,如有违反,依法保留追究权。
标签: